點擊進入:之江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
一、之江實驗室簡介
之江實驗室于2017年9月6日成立,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共同舉辦的混合所有制事業單位。實驗室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浙江省省長為理事長。潘云鶴院士、鄔江興院士、房建成院士分別擔任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和量子傳感三個領域的首席科學家。
經過三年的建設,之江實驗室人才隊伍規模已超過1600人,形成了13個核心科研團隊,其中由院士牽頭的團隊9個;布局了人工智能算法與平臺、人工智能基礎理論、量子精密測量、未來網絡與安全、超級感知、智能機器人、腦科學與融合智能、智能計算芯片與系統、大數據與區塊鏈、智能應用平臺等十大科研項目群。
目前,之江實驗室已經成為首批省實驗室之一,并納入了國家實驗室建設體系,負責組建智能計算研究院,主攻智能科學與技術方向。之江實驗室將以此為新起點,繼續朝著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目標邁進。
![]() |
![]() |
二、招收條件
1.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2.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35歲以下;
3.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4.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富有敬業精神,能夠盡職盡責地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任務;
5.同意在站期間博士后研究項目以實驗室開展的各類科研項目為主要來源。
三、研究方向
1.智能感知:傳感器設計與制造、柔性電子、光學工程、光電子技術、光纖傳感、計算傳感、微納加工等;
2.智能網絡:光通信、光交換與光互聯、無線與移動網絡、物聯網、B5G/6G、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微電子與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等;
3.智能計算:類腦計算、高性能計算、云計算、邊緣計算、計算機體系結構、操作系統、分布式系統等;
4.智能系統: 智能機器人、控制系統、嵌入式系統、數字孿生、視覺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區塊鏈、人機交互等。
更多研究方向請登錄博士后工作站網頁http://postdoctor.zhejianglab.com查詢。
四、合作導師(按姓氏筆畫排序)
智能感知 |
王立強、王皓、王鏑、匡翠方、劉旭、李國強、楊青、張磊、陳建鋒、陳睿黽、胡文東、胡慧珠、饒云江、施鈞輝、徐志偉、董瑩、韓邦成、儲濤、翟躍陽 |
智能網絡 |
王延松、亓祎男、朱永東、吉晨、吳春明、余顯斌、鄒濤、汪逸群、張汝云、張興明、陳紅陽、趙志峰、俞建杰 |
智能計算 |
王永恒、叢高、華煒、許科帝、宋明黎、張文杰、張吉、徐曉剛、高豐、銀燕龍、鮑虎軍、潘綱 |
智能系統 |
朱世強、朱聞韜、任祖杰、劉琦、那崇寧、巫英才、李太豪、李勁松、楊建國、時拓、宋偉、陳延偉、林宙辰、周智慧、於其之、鄭宇化、袁繼新、曾令仿 |
五、待遇政策
1.提供年薪稅前 40萬元(含省、市、區人才補助);
2.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五險一金;
3.提供一次性科研補助經費10萬元;
4.免租金提供精裝修博士后公寓;
5.對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項目擇優資助的博士后研究人員給予 1:1 科研經費配套;
6. 入選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的博士后研究人員,相關待遇可疊加;
7. 期滿出站后由之江實驗室優先錄用。
六、申請流程
1.將申請材料發送至指定郵箱,提交材料包括:簡歷、學術代表作,并注明預計進站時間,郵件主題為"姓名+博士后+研究方向+高校人才網";或在之江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網頁完成崗位申請并提交;
2.初審合格者參加博士后招收面試;
3.簽署招收協議;
4.辦理進站手續并報到。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徐老師、陶老師
聯系電話:0571-56393361、0571-56393327
傳真:0571-56390666
通訊地址:杭州市文一西路1818號人工智能小鎮10號樓 之江實驗室8樓812室
郵政編碼:311121
電子郵箱:postdoctor@zhejianglab.com
網址:http://postdoctor.zhejianglab.com
![]() |